新闻
2018/02/09
DPA大学堂:A-B立体声技術
大家都知道,立体声拾音技术有A/B、X/Y、M/S、ORTF等方案,每种格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,今天就向大家来介绍一下A/B立体声拾音技术。
A-B立体声技术,或称为时差立体声,使用两支分隔开的(通常是全指向)话筒来录制音频信号。
A-B立体声技术,或称为时差立体声,使用两支分隔开的(通常是全指向)话筒来录制音频信号。

A-B立体声模式话筒摆位图
由于人类耳朵对时间及相位差非常灵敏并用作方向定位,让时间及相位差作为立体声的提示,听者在录音时能够“捕捉空间”,从而体验活灵活现的声场和生动的立体声像,包括个别音源的定位以及现场本身的空间感。用两支分隔的话筒来创建一个立体声像。除了近场使用,当麦克风和声源之间的距离很大时,全指向性麦克风和AB立体声通常是首选之一。原因之一是全向麦克风能够捕获声源的真实低频而不管距离如何,而指向麦克风受到邻近效应的影响,因为,指向麦克风会在较远距离的立体声录音出现低频的损失。
话筒和音源之间的距离

DPA3506A - d:dicate 4006A话筒及配套器件组成的立体声套件
设置A-B立体声录音时,两支话筒之间的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考虑。由于立体声录音的声学特性更多时候出于个人偏好,对于话筒间距可说无规律可循。但是记住一些重要的声学技巧可能会派上用场。
由于录音时立体声话筒的距离是与频率相关,立体声话筒之间距离越大,音色会越低沉。推荐话筒间距为最低录取音频的四分之一波长。又考虑到人耳对150Hz以下频率的定位能力会减弱,因此最佳的话筒相隔距离应该在40到60cm之间。用于靠近音源的立体声话筒,间距一般较窄以防止某特定乐器会变得不自然的“宽”。 立体声话筒间距最大概为17至20cm,因为这距离和两耳之间的距离相近似。
在增加立体声话筒间距时,还要注意到位于两个话筒之间的音源信号重现能力会变弱。这也会导致立体声录音以单声道(mono)播放时音质下降。
由于录音时立体声话筒的距离是与频率相关,立体声话筒之间距离越大,音色会越低沉。推荐话筒间距为最低录取音频的四分之一波长。又考虑到人耳对150Hz以下频率的定位能力会减弱,因此最佳的话筒相隔距离应该在40到60cm之间。用于靠近音源的立体声话筒,间距一般较窄以防止某特定乐器会变得不自然的“宽”。 立体声话筒间距最大概为17至20cm,因为这距离和两耳之间的距离相近似。
在增加立体声话筒间距时,还要注意到位于两个话筒之间的音源信号重现能力会变弱。这也会导致立体声录音以单声道(mono)播放时音质下降。
话筒和音源之间的距离

DPA 2011C话筒及配套器件组成的立体声套件
从话筒对到音源之间的理想距离,需要考虑包括音源的类型和大小,录音现场环境,当然还有个人品味等等。录制时应该从观众体验到的角度为基础,把话筒放在相关的位置,因此直觉与谨慎同样重要。
A-B立体声技术在音乐录音里有更多应用,最高要求的音乐录音,例如在音乐厅里的大型管弦乐团,是体现正确选择立体声话筒位置的最佳例子。在这里话筒通常会放在指挥的上方或背后。由于大部分乐器声音都是往上散播,把话筒放在足够高度可以被免表演者身体屏蔽乐器声音。
录音时直达声跟扩散声的调配也是至关重要,一般录音师会花很长时间去找合适的话筒位置。这正是DPA多用途的A-B立体声套装登场的时候。使用套装内不同的声学附件,在不会增加噪声前提下,用户可以对环境声及整体音色进行调整。话筒摆位时可使用脚架话筒杆或吊杆来增加灵活性。
当话筒在离音源较远的位置,通常全指向话筒及A-B立体声技术都普遍被采用。原因是无论距离如何,全指向话筒都能够拾取音源真实的低频,而指向性话筒会受近讲效应影响。指向性话筒因此会在长距离时丢失低频。然而,DPA宽心型指向话筒的设计令话筒有更饱满的低频响应,大大减低由于距离而产生的低频丢失。因此,当需要带指向性话筒的时候,宽心型话筒是代替全指向话筒的最佳选择。宽心型话筒的音色与我们的全指向话筒非常相近。

DPA3511A - d:dicate 4011A话筒及配套器件组成的立体声套件
DPA 4011C,4015C,2006C,4006A,4011A,4041-SP,4011ES都有立体声套装,包含话筒及话筒架、器材箱等配件,不仅包装精美,配件齐全,是专业品质的体现。
请听由两只4006A组成的A-B立体声系统在丹麦国家广播公司500多平米录音棚的现场录音(丹麦民族声乐合奏团表演):
(文章转自LocationSound同期录音网)